2025年11月24日
12
信息员
字号 陕北的魂灵,不在那目之所及的苍莽山塬,而在一种无言的“气”。这气,是风过千载荒原的叹息,是信天游撕裂云天的悲怆,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沉默着从干涸里攥出水分的那股子心劲儿。它不喧嚣,不张扬,只是沉甸甸地弥漫在空气里,渗进肌肤。

捡起一块土块,在指间轻轻一捻,便成了细腻的粉末。这高原的褶皱,或许根本不是山,而是凝固了的时间本身。亿万年的风,不像个雕刻师,倒像个沉默的佃农,就这么不眠不休地、一锹一锹地把这片广袤的土地,犁成了今天这般沟壑纵横的模样。那裂开的巨大缝隙,不像呐喊,更像大地一道缓慢愈合又不断被撕开的伤疤。将自己的历史,赤裸地呈现在天穹之下,不遮不掩,自有一种惊心动魄的庄严。人立于其上,便觉自身的渺小,仿佛只是这浩瀚时空里一粒微尘;然而,当那高亢的信天游从老汉的喉咙里迸发出来,你又会瞬间感到一种巨大的、属于“人”的尊严——这生命,竟能在如此严酷的天地间,唱出这般自由而炽烈的歌。
这里的生命,都带着一股子“韧”。松柏、柳树将根须死死扎进坚硬的土层,枝干如铁,直指苍穹。生活于此的人们,脸庞被风沙刻满沟壑,笑容却如高原上的阳光,直接而温暖。他们的语言,像脚下的黄土,实在、厚重,一个字是一个字,砸在地上能生出根来。他们从这看似贫瘠的土地里,汲取着一种最深沉的养分——那是一种对苦难的默然承受,以及对生活本身最执拗的热爱。
黄土地教予人的,并非一味地嘶喊,而是在漫长的静默中涵养力量,在必要的时刻爆发出全部的炽热,那撼人心魄的腰鼓,便是要将这沉积了太久的静默,用最奔放、最炽烈的方式,痛痛快快地宣泄出来!那鼓点,是心跳,是呐喊,是这片土地压抑了千年的生命力,在一瞬间的喷发。尘土飞扬中,矫健的身影腾跃,那不是舞蹈,那是生命的图腾在燃烧。
鼓声歇下,尘土落定,重返天地的寂静已被淬炼得无比浑厚。每当困顿疲惫时,闭上眼,那苍茫黄土、高远蓝天、悲怆的歌声便清晰浮现。生命深处应保有黄土般的坚韧,以及在寂寥中依然放声高歌的勇气。(李宇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