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气蒸腾,旌旗猎猎。2025年过半之际,公司半年工作会以一场刀刃向内的深刻剖析,为冲刺全年目标吹响了冲锋号角。会议既亮出公司上半年取得的“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神木煤化工‘2024年度先进单位’”等荣誉,也直面当前兰炭、发电、利润等核心指标未达“双过半”的现实差距。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的历史交汇点,这场会议不仅是对上半年得失的全面检阅,更是对决战下半程的思想淬炼与行动总动员。
回首来时路,攻坚克难韧劲彰显。面对复杂严峻的市场环境,上半年公司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的答卷:安全环保筑牢根基,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推进“五懂五会五能”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公司荣获“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生产装置高效运转,电石装置运行率达97.2%、负荷率达112.8%,兰炭装置负荷率超100%;技术创新成果丰硕,申报实用新型专利5件,在“三新三小”创新竞赛中斩获12项奖项;落实落地30项降本增效举措,创效1027万元。实施80余项创新创效项目,创效金额1192余万元;内部协作高效推进,块煤、电力协作量超额完成时序目标……成绩背后,是全体“能源人”深入践行陕煤集团“18765”发展目标,紧扣陕煤集团“协同增效年”与神木煤化工“改革深化攻坚年”主题主线,统筹推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重点工作的扎实实践,是对“四种经营理念”的坚定践行,更是全体员工深挖潜能、奋力拼搏的生动写照。
正视当下关,破冰突围刻不容缓。荣耀之下,隐忧不容回避,电石市场持续低迷,兰炭市场受“双碳”目标、煤价季节性变动等因素影响,市场不确定性持续增加;兰炭、发电、利润完成率远未达到目标;电石装置和发电装置各项单耗均高于标准值,石灰单耗持续攀升至1.06;客户结构单一、采购方式僵化制约市场韧性;班组建设“一长四员”孤军奋战,创新潜力未充分释放;产业链韧性不足,折射出转型紧迫性……正如公司党委书记刘伏生所指,这些“常提常新”却仍需反复强调的问题,恰是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硬骨头”。当此之时,唯有以“知耻后勇”的清醒、“刀刃向内”的勇气,方能于困局中开新局。
决胜后半程,靶向发力合力突围。决战下半场的号令已然发出,路径清晰可见,要始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将安全放在首位,以“三违”巡查与隐患动态清零为核心,推动安全培训从“知道”向“做到”蜕变;要从设备管理、运行管控等维度协同发力,对照生产系统33项标准单耗,强化日成本核算进班组与“五型五佳”班组标准化建设,让最小生产单元变身“利润中心”;要打破“坐等限电”困局,加强与国网沟通,通过升级沟通层级破解瓶颈;要全力开拓高价值区域市场,推动销售向多元客户结构转型,以“采购联盟”机制降低采购成本;要跳出传统产业“舒适圈”,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发挥好兰炭技术研发中心作用,推动兰炭、电石等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升级,为“十五五”蓄势赋能;要筑牢法律合规防线,强化风险前置管控,持续提升重大经营事项法律论证的深度与广度,规范招投标全流程;要推动党建深度嵌入生产经营,狠抓问题整改落地,根治管理顽疾,让作风硬起来、执行强起来。
创业维艰,奋斗以成。公司正处在“决战全年目标”的冲刺攻坚阶段,时间不等人,任务不等人。全体能源人当以“今日再晚也是早”的紧迫感,将会议部署转化为“班组看板上的单耗指标”“隐患清单里的整改时限”,在安全红线前寸步不让,在成本压降中分毫必争,在创新赛道上全力奔跑。唯其如此,方能于岁末交出一份高质量发展的圆满答卷,为“十四五”收官绘就浓墨重彩的能源篇章!(李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