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千年粽香里的文化诗行



分享到:
仲夏的风掠过檐角,艾草的清香悄然漫入窗棂,端午便踏着粼粼波光,裹挟着千年的诗意与温情,如约而至。
端午是一首流淌在时光里的民俗长歌。晨曦微露时,老人们早已挎着竹篮,穿梭于街巷,精心挑选那带着晶莹露珠的艾草与菖蒲。这些寻常的草木,在端午被赋予了特殊意义,一束束倒挂在门楣,似是守护家宅安宁的绿色卫士。主妇们围坐在灶台前,将糯米、红枣、咸蛋黄等食材巧妙搭配,在一双双巧手下,粽叶翻折,丝线缠绕,一只只形态各异的粽子便跃然眼前。它们被投入沸水,在咕嘟咕嘟的声响中,酝酿出醇厚绵长的粽香。街头巷尾,孩童们系着五彩丝线,佩戴着精致的香囊,嬉笑打闹,那飘动的彩线与摇曳的香囊,为节日增添了灵动的色彩。
端午更是一曲传承家国情怀的精神赞歌。汨罗江畔,屈原的身影虽已远去,但他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千古浩叹,却如黄钟大吕,穿越千年时空,依然在中华儿女的耳畔回响。他心怀天下、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早已深深融入民族血脉,成为端午最厚重的文化底色。赛龙舟的场景,更是将这种团结奋进、勇往直前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锣鼓声中,龙舟似离弦之箭,在江面飞驰。桨手们整齐划一的呐喊,飞溅的浪花,岸边此起彼伏的助威声,交织成一幅热烈激昂的画面,诠释着中华民族同舟共济、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
当我们剥开粽叶,品尝着软糯香甜的粽子;当我们观赏龙舟竞渡,感受着热烈的节日氛围,我们不仅是在传承一种习俗,更是在触摸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汲取精神力量。在岁月的长河中,端午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坚守初心,砥砺前行 。愿每个端午,我们都能在粽香与诗意中,与历史对话,与文化共鸣,将这份珍贵的传统代代相传。(殷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