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公司新闻-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木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神木煤化工公司:企业与人才这对“CP”磕到了!
2024年05月22日 452 信息员 字号
分享到:

优秀的企业是人才事业成功的载体,卓越的人才亦会助力企业走向成功。近年来,神木煤化工紧扣需求精准引才,立足长远培育人才,聚焦产业用好人才,不断“撮合”企业与人才这对“CP”双向奔赴,为陕煤集团跻身世界一流企业贡献了神木煤化工的智慧与力量。

微信截图_20240523083616.png

牵好“姻缘线”,倾心“引”才

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雷宏春在2024年工作会上强调:“要打造人才成长新高地,加快高层次、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引进步伐。”要想在日益竞争的人才市场中取胜,仅靠传统“按图索骥”是不行的。神木煤化工突破常规思路,聚焦全职引才,印发了《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高精尖缺人才需求,增强了引才的针对性;除上级主管部门指定平台与集团公司官网外,积极通过人才市场、相关高校、招聘网站、劳动就业部门、战士退伍组织、内部推荐等渠道进行人才“搜寻”,树立“大”人力资源库的理念。2023年以来引进管理类硕博人才9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94人,并柔性引进5名高层次人才,用于指导日常技术研发。通过内部推荐,成功招录了1名211硕士研究生和4名省重点大学毕业生,大大提高了人才引进的“速度”与“准度”。

微信截图_20240523083627.png

搭好“鸳鸯巢”,精心“育”才

平台是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神木煤化工主动作为,在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管理提升、扭亏增盈、降本增效等重点领域为人才“让位子”“搭台子”“铺路子”“送梯子”,助力其成长为行业的“顶梁柱”。一是以劳模、工匠、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为阵地,持续扩大爱科技、钻业务的基础;二是以“科学家”+“工程师”为依托,不断探索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人才孵化体系;三是探索多元化产学融合模式,与北京化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榆林学院等多家高校在科技研发、人才引入、教育培训方面实现良好的融合发展;四是打造“精英工匠”技能人才培训品牌,积极探索“5+3+2”课程运行,不断完善“三维两环”考核体系,形成一套以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师资力量为特色的神木煤化工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微信截图_20240523083638.png

造好“喜鹊桥”,真心“留才”

“思人才之所思、想人才之所想。”公司不断完善留才机制,多措并举吸引人才“落地生根”。印发了《关于落实高水平人才津贴的指导意见》,使用“真金白银”的奖励政策,支持所属单位引进和留住高精尖缺人才;天元公司对职工食堂、图书室等基础生活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不断改善人才生活环境;富油公司启动富油佳园(职工公寓)建设项目,并在寒暑假期间持续开展职工子女托管服务,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能源公司关注人才的“合理诉求”,在钉钉 APP 上设立了“一线通专列”,及时解决人才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所属单位把人才关心的“关键小事”视为拴心留人的“头等大事”,全力以赴为人才提供生活保障、学习休闲等全方位服务,用“热心真诚”让人才“留得住”。

微信截图_20240523083653.png

立好“风向标”,悉心“用才”

神木煤化工始终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从多维度挖掘人才,推动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公司认真组织了三批“以干代训”,选拔了37名业务骨干到机关本部进行轮训,并推荐1名干部到所属单位“挂职锻炼”,实现人才的双向交流使用;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岗位练兵、班组长培训、以干代训、内训师竞赛等人才交流培养机制,充分挖掘人才潜力,发现人才亮点,为人才搭建了职业发展的“快车道”。2023年以来,神木煤化工共有121人获得岗位晋升,聘用中层管理干部30人,其中22名为80后,6名为90后,80后和90后管理干部占比93.3%,干部队伍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任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