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厂≥90kw以上的电机施行了目视化管理,提高设备13%的运转率”电化分公司电仪车间主任周璇向笔者讲述到。
通过对班组第一阶段的建设,员工的专业知识和对设备的操控性得到很大提升,使得整体设备负荷率得到普遍下降。使用巡更仪,按区域划分进行日检2次,提高了50%的日巡检率;原定6天完成的变压器大修工作,提前2天完成,变压器投运一次成功;对设备“按人包保”,2021年前半年设备消缺率同比去年提升32.6%。这是公司打造标准化班组建设的首批试点单位电化分公司电仪车间在初步尝试后取得的成效。
电仪车间以提升班组成员在工作实践中的战斗力为目标,精准实施“三大工程”战略,彻底激活“班组细胞”。
素质提升工程
为提高班组成员业务技能,公司电仪班组建立起从公司领导班子级到部室级、再到班组级的三级培训体系并针对性地制定班组成员的学习培训计划,开展各类培训,通过应急演练题、师带徒、班组集中培训、外出培训等多种形式,提升全员业务技能。2021年上半年组织实践操作培训4次,外出培训2次,签订“师带徒”协议3份。在教育培训过程中开展“班长、技术员讲小课”活动,充分利用班组这个“小集体”的凝聚力,调动班组成员的学习、总结的主动性,通过学习“前辈们”在岗位上摸索总结出的小窍门、小建议等,在班组内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制度建设工程
班组制度建设是班组基础管理的基石,是班组全体成员开展各项工作的原则依据和行为指导。为使每项制度既切合实际,又符合常务公开的原则,公司电仪班组的制度建设经历了自下而上,又自上而下的历程。充分发挥班组的自主管理能力,并在公司进行优秀制度的评选,对具有代表性、推广性的制度进行整理完善,在班组范围内施行推广并加以完善。
经过完善的班组管理制度主要分为三类,即公司《电仪班组生产管理制度》《电仪班组文化管理制度》《电仪班组质量管理制度》,以生产制度为基础,文化制度为核心,质量制度为保障,逐层细化班组管理各工作环节的标准和规范。《电仪班组生产管理制度》帮助、指导班组每位成员落实各项工作管理要求,结合“五不准”、“十个必须遵守”、“五型班组目标”要求,规范班组每位成员在岗位各个环节的工作标准;《电仪班组文化管理制度》以促进素质提升和团队和谐为原则,成为引领班组成长的核心动力;《电仪班组质量管理制度》通过制定详实的交接班、岗位职责、巡回检查、设备操作、安全责任等方面管理制度,以交通指示灯“红黄绿”三色为灵感,打造出了《电仪班组管理考核情况公示栏》对班组成员当天工作完成进度进行分级公示,“三色”公示栏让班组管理有标尺、班员行为有目标、衡量班员有标准。
文化塑造工程
塑造班组文化是培育班组特色、提升班组能力的有效措施。公司电仪班组以不说教、不宣贯,从日常工作实践入手,让班组成员在团队实践中不断培育形成以“和谐、创新、学习、安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班组文化。
培育以“团结·友爱·信任”为核心内涵的班组和谐文化。通过创意班组LOGO、送给亲人的一句话、亲情树上的我和你、经验交流会、给班组成员庆生等多种形式让成员们切实感受到来自班组的关怀与温暖,增进班组成员间的团结、友爱和信任,加强了班员对班组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为标准化班组建设奠定强大的和谐基础。
培育以“质量·效率·效益”为核心内涵的班组高效文化。结合公司《电仪设备包机范围划分》,明确“包机片区”、“包机设备范围”、“包机人”,并要求以兼具质量、效率、效益为日常工作的衡量原则。在这种氛围感染下,班组成员都力求用最优的工作为公司创造最佳的效益。
面向未来,公司电仪班组将继续学习探索新形势下提升班组建设与管理的新思路、新举措,让基层班组展现出巨大的魅力,让一线员工沐浴在班组建设的春风里,实现与企业共同成长!(党群工作部 杨培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