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技术-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木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脱硫系统“小改革” ,设备增效“新路径”
2025年08月29日 17 信息员 字号
分享到:

今年以来,公司紧扣陕煤集团“四种经营理念”,立足经营管理、技术改造等关键领域,以向新求变的魄力、深挖内潜的决心,在经营提效赛道上跑出“加速度”,让脱硫系统运行效率得到提升。

图片

以精益管控抠出成本空间

脱硫改造的成本逻辑,核心是“在合规底线内最大化资源利用率”。公司摒弃传统“单层喷淋覆盖不足”的设计,改为“双层错位喷淋”结构,经水联动测试验证,浓缩段喷淋实现塔壁环侧无死角覆盖,对比改造前数据:浓缩段三点平均温度降低7.2℃,吸收段温度降低4.1℃,直接推动小时氨水消耗量减少0.032吨。同时,温度降低还延长了喷淋管使用寿命,预计减少年度检修费用3.2万元。

让每笔投入都成“增值投资”

脱硫改造不应是“单纯支出”,而需以“投资回报率”为标尺规划。针对氨水系统运维痛点,公司对一二期氨水泵组进行优化,取消“双泵并联运行”模式,通过管路压力调节与变频改造,实现“单泵稳定供氨”,改造后无需额外备用泵。此外,单泵运行减少了一台泵的备件更换、润滑油添加等运维工作,让“改造投入”变成了“持续生利的资产”。

图片

打通系统协同的堵点

脱硫系统并非独立单元,其运行质量直接影响上下游环节效率。脱硫回用水需满足“悬浮物≤50mg/L、氯离子≤2000mg/L”的核心指标。若水质不达标,不仅会导致脱硫效率下降15%以上,还会加剧吸收塔内壁腐蚀,缩短设备更换周期;若直接排入化学污水处理单元,需额外经过“混凝-沉淀-超滤”三道工序,处理成本高。公司以“服务下游化学系统”的乙方思维,在脱硫回用水管路增设“高效沉淀池+活性炭过滤装置”,将回用水水质稳定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完全满足工艺复用要求。改造后,脱硫系统回用水复用率从65%提升至92%,水质优化让化学系统污水处理负荷下降22%,实现“脱硫-化学”双系统协同降本。(王雄 庄文欢)